5月11日,经济与管理学院组织全体教职工赴珠海日月贝、珠海渔女及港珠澳大桥观景点,开展“德润师心·行践致远”师德师风主题实践活动。此次活动以岭南文化地标为载体,通过实地考察与沉浸式研讨,深化教师对新时代师德内涵的理解,强化“四有”好老师的使命担当,为学院高质量发展注入精神动力。
在珠海渔女雕像前,教师们以“守望与奉献”为主题展开深入研讨。学院院长沈华艳结合渔女形象,强调教育者应如雕像般坚守育人初心,以仁爱之心滋养学生成长,以匠心精神雕琢教育细节。教师们登上观景台,远眺港珠澳大桥这一世界级工程的壮丽雄姿,围绕“教育者的桥梁使命”展开热烈讨论。党委书记欧志勇指出,大桥不仅是物理连接的奇迹,更隐喻着教师作为知识传递者、价值引领者的角色。教师们结合学院与新道科技等企业共建产业学院的实践经验,探讨产教融合背景下如何架设学生与社会需求的桥梁,培养适应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高素质人才。

当日下午,教师们走进珠海大剧院“日月贝”,在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建筑奇观前,开展“传承与创新”主题对话。通过对比圆明新园的历史厚重感与日月贝的现代美学,教师们深刻反思教育工作者在文化传承与技术创新中的双重责任。沈华艳院长表示:“教育者需如贝壳般包容多元智慧,同时以创新思维回应时代需求,这与学院办学理念高度契合。”
经济与管理学院始终将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核心工作,此次珠海之行,既是师德教育的创新实践,也为学院服务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升级提供了新思路。全体教师誓言以“德润师心”的行动力践行教育家精神。未来,学院将持续深化师德师风建设,通过多元化的实践活动,引导教师成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、湾区发展的筑梦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