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夯实大一新生专业基础,确保《管理学基础》课程教学质量与效果,近日,营销与管理教研室任课教师围绕该课程开展专题集体备课活动。以“贴合新生认知、构建专业框架、提升教学实效”为核心,就课程设计、教学方法、内容优化等关键环节展开深入研讨。
备课过程中,老师们首先聚焦新生学情特点展开分析。大家一致认为,大一新生刚从高中阶段过渡到大学,对“管理”的认知多停留在日常经验层面,缺乏系统的理论框架和商业场景认知。因此,课程开篇需弱化抽象理论堆砌,转而通过案例导入和场景模拟激发学习兴趣。例如,在讲解“管理的四大职能”时,可结合校园社团活动、班级管理等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,让抽象概念具象化,帮助新生快速建立对管理学的初步认知。

备课现场
针对课程内容的重点与难点,老师们进行了细致拆解与梳理。围绕“决策理论”“组织结构设计”“激励机制”等核心章节,大家共同研讨教学逻辑的递进关系,明确各知识点的讲解深度与广度。在教学方法创新上,老师们也积极分享经验、碰撞思路。部分教师提出用“翻转课堂”模式,课前通过线上平台推送预习资料和思考题,课堂时间则集中用于答疑解惑、案例研讨和技能训练;另有教师建议融入数字化教学工具,借助管理游戏增强学生的沉浸式体验,让枯燥的理论学习变得生动有趣。此外,针对课程考核方式,将采用“过程性考核+终结性考核”相结合的模式,加大课堂表现、小组作业、案例分析等过程性评价的比重,更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。
此次集体备课活动,不仅统一了《管理学基础》课程的教学目标与重难点,更凝聚了教研室的教学智慧,为后续课程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老师们纷纷表示,将以此次备课为契机,不断优化教学方案,用心打磨每一堂课,助力大一新生迈好专业学习的第一步,为其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和职业发展筑牢根基。